
當ESG成為全球普世價值,台灣科技業、製造業等國際供應鏈更應責無旁貸,加入淨零的行列,成為全球永續的重要夥伴。為提供平台促進台灣產業ESG交流與世界公民素養的推行,ESG世界公民數位治理基金會成立「ESG永續會」,與各上市櫃企業董事、永續長鏈結。今天永續會來到新竹,與均豪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、台灣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以及在地企業一同號召,盼能由公會及企業家開始,帶動新竹科學園區的永續行動,達成減碳經濟、幸福企業的永續願景。
本次ESG永續會安排兩場演說,由臺灣健康管理學會 林志城理事長主講「幸福企業與員工健康策略」演說,並由工研院 彭裕民副院分享臺灣企業未來的減碳及循環經濟策略。為本次永續會帶來大環境下的企業ESG轉型策略,也認識關心員工健康以及成為幸福企業的經營關鍵。
「目前臺灣大部分企業的職場健康都還停留在1.0的階段。」臺灣健康管理學會 林志城理事長分享。雖然有安排員工健檢,但多數人在健檢完後並沒有針對報告建議做出調整或改善,在職場辦理健康管理健康促進活動更是困難重重。林理事長建議,企業的下一步是邁向健康職場2.0,由企業永續長帶領,協助員工養成健康生活之道,並鼓勵員工及時針對健檢報告的結果做出改善或就醫諮詢。
工研院 彭裕民副院長則分享,在當前ESG議題火熱之下,誰有解決方法,誰能創造商業模式,便掌握了商機。臺灣企業需要努力跟上ESG的行列,定且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案以及自己產品的獨特之處。彭副院長也建議,在淨零減碳的路上,單打獨鬥將會非常辛苦,必須找到合作夥伴、合作供應鏈,未來的減碳路才得以走得長久永續。
論壇最後的企業交流互動時,彭副院長提到,臺灣的ESG首先要趕上國際的定義與趨勢,在未來則能夠以超越國際想像,發展屬於台灣自己的定義與趨勢,例如ESG的Environmental在未來是否有機會轉換成Economic等。林理事長也呼應:「人要健康,環境就必須健康;環境要健康,地球就必須要健康。」唯有發展永續,才能保護地球、保護人類。